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10月的新疆,多数花卉已褪去芳华,唯有菊花与八宝景天依然绽放在微凉的风里,为秋日增添一抹亮色。
10月6日下午,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特色园艺引育及栽培团队的花卉示范展示基地,成片的菊花陆续绽放。

10月的新疆,多数花卉已褪去芳华,唯有菊花依然绽放在微凉的风里,为秋日增添一抹亮色。记者江斌伟摄
菊花作为秋日“常客”,此时舒展着花瓣,仔细看,或淡雅的白、或明艳的黄、或热烈的橙,不同品种的菊花形态各异,有的花瓣纤细如丝(如“丝菊”),有的饱满如球(如“球菊”),在干燥的日光下散发着清淡的香气。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正高级农艺师孙美乐说,从植物学角度来说,我们日常所见的菊花多属于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花”其实是一个“头状花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花瓣”是外围的“舌状花”,主要作用是吸引传粉者;而中心密集的黄色小颗粒,才是真正具备生殖功能的“管状花”,这种结构是菊科植物的典型特征,也是菊科成为植物界最大科之一的重要原因。

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特色园艺引育及栽培团队的花卉示范展示基地,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正高级农艺师孙美乐正在花田忙碌。记者江斌伟摄
菊花品种多样性更是惊人,仅我国就有超过3000个栽培品种,按栽培用途可分为三大类:观赏菊,基地种植的便是经过耐寒驯化的观赏菊品种,通过筛选新疆本土野生菊的抗寒基因,使其能在-15℃左右的低温下存活,花期从9月持续到10月底,花瓣层数多、花径大,观赏性强;食用菊,如常见的“杭白菊”“滁菊”,花瓣可凉拌、煮粥,还能制成菊花茶,富含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药用菊,传统中医认为药用菊有清热降火、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研究也发现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作用。

一簇簇盛开的菊花,犹如一团团火焰,绚丽夺目。记者江斌伟摄
而八宝景天此刻也开得正艳。
绿色枝叶呈丛生状,肉质饱满的椭圆形叶片滑溜溜的,顶端却攒着无数粉色小花球,像把星星揉碎了撒在枝头,远远望去,整片花田都成了粉色绒毯。

八宝景天属于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小花密集成团,一片粉色,在秋日里,格外靓丽。记者江斌伟摄
孙美乐说,从植物学分类来看,八宝景天属于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多肉属性”,其叶片和茎秆的薄壁细胞能储存大量水分,相当于自带“储水罐”,这也是它能在新疆干旱环境中存活的核心原因,即便1至2周不浇水,也能通过消耗储存水分维持生长。
不仅如此,八宝景天的花簇还有独特的“传粉策略”:它的小花密集成团,单个花径仅0.5至0.8厘米,但成团花簇能形成强烈的视觉信号,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虫集中采蜜,提升授粉成功率。

一簇簇盛开的菊花,热烈奔放,独具魅力。记者江斌伟摄
“新疆九月十月,大部分花都谢了,很多人以为只有菊花还开着,但除此之外,八宝景天也可以从九月开到十月。”孙美乐说,八宝景天早花品种与晚花品种搭配种植,能进一步延长观赏期,和菊花一同撑起秋日的颜值。
从生态价值来看,八宝景天根系更是“硬核”。它的根系呈须根状密集生长,单株根系可向地下延伸1至1.5米,且根系表面能分泌黏性物质,能牢牢抓住沙质土壤,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在新疆,它常被用于边坡绿化、戈壁固沙等生态工程,兼具“观赏性”与“生态防护性”。
更难得的是它耐寒性强,冬季可耐受-25℃以下的低温,细胞会通过合成 “抗冻蛋白”防止冰晶损伤,无需人工覆盖保温就能自然越冬。
“等到深秋,它的枝叶会变红,花簇也会更深艳,这是因为低温促使叶片合成了花青素,既是自我保护,又成了独特的秋日景观。”孙美乐说,八宝景天靠储水+固沙立足,菊花靠品种多样+功能多元出彩,搭配种植既能赏景,又能发挥生态作用,是新疆秋日绿化的黄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