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70年攻关铸牢“瓜果之乡”发展根基,新疆农科院科技赋能特色果蔬产业

时间:2025-09-30点击数:

9月2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建院70周年科技成果展示活动现场,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果蔬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凯介绍,多年来农科院围绕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集群建设,从团队搭建、平台支撑、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多维度发力,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科技保障。

在科研力量与平台建设方面,农科院根据学科发展与资源优势,组建果蔬育种、蔬菜栽培、水肥植保、贮藏加工等近20个创新团队,集聚科研人员200余人,重点开展特色林果、蔬菜、西甜瓜等品种资源研究与技术集成。同时,建成国家新疆特有果树种质资源圃(轮台)、农业农村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2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核心载体。

“十三五”以来,农科院在果蔬领域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0余项;审(认)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24个,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80余件,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5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上,多项成果落地见效:加工番茄品种“新红49号”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早中晚熟机采品种累计推广16.1万亩;“西北露地甜瓜轻简机械化栽培与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200万亩;“南疆核桃低产密植园改造技术”入选科技部“三区三州”先进实用技术成果汇编,“果园简约化栽培技术”等自治区主推技术推广面积达160余万亩。此外,“葡萄厂字树形简化栽培管理技术”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果树营养施肥技术体系”及配套复合肥推广24.5万亩以上,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林果绿色高效防控技术解决杏、葡萄等商品率低问题;减压熏蒸保鲜技术将果实贮运期从60天延长至180天;开发NFC沙棘汁、核桃油、桑果酒等多元化产品,巴旦木、核桃采后初加工设备达国内领先水平,技术覆盖新疆80%以上主产区及江西、山东等地;125种果品危害因子多残留检测方法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风险因子精准识别。

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质效显著:葡萄促干剂产品市场占有率超75%;加工番茄、甜瓜、辣椒品种权转让收入分别近500万元、150万元、80万元;技术服务合同收入400余万元,服务企业20余家;建成麦盖提县红枣产业示范基地、泽普县万亩戈壁现代苹果产业基地等产业样板。

马凯表示,建院70年来,一代代果蔬科技工作者潜心攻关,为新疆林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依托科技引领与产业支撑,新疆果蔬产业将绽放更璀璨光彩。(人民日报记者胡仁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