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乌鲁木齐晚报】田埂上的观摩会,新技术新品种点亮丰收希望

时间:2025-08-18点击数: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田埂间,是什么让马铃薯堆成了小山?农民脸上,是什么让笑意藏都藏不住?8月15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乌夏巴什镇的一片马铃薯试验基地,这场聚焦新品种增产潜力的观摩会,给出了清晰答案。

8月15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乌夏巴什镇的一片马铃薯试验基地,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CARS-09-ES36)项目组牵头,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具体实施的现场观摩活动,一位村民正在田间观看收获的马铃薯。受访者提供

翠绿的薯叶层层叠叠,饱满的马铃薯从松软的泥土中探出头,表皮光滑鲜亮。田埂边、田垄间早已挤满了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些承载着丰收希望的薯块上。

此次活动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CARS-09-ES36)项目组牵头,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具体实施。通过集中展示优质新品种与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项目组希望让农民们直观地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实效,增强他们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为打破产业种植的瓶颈,项目组立足区域特性,重点在三个方向进行攻关:优质品种的筛选评价、种薯繁育的节本增效、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正是这些有针对性的攻关,为丰收筑牢根基。通过系统的试验与示范推广,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落地转化,让产业提质增效获得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引进38个国内优新马铃薯品种,建立专属筛选试验田。经过精心培育,筛选出中薯早39号、中薯364号、陇薯23号、青薯9号、疆薯2号等10个适合叶城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并在此次观摩会上进行示范展示。

这些优中选优的新品种,是田地里马铃薯品质出众的关键;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则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益,让丰收更有保障。

观摩会正值收获季,田间的薯块饱满、品类优良,新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等特性清晰可见。技术人员在现场讲解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数据以及配套栽培技巧,农民们边听边看,不时俯身查看薯块品质,对科技带来的改变赞叹不已。

“亲眼看到新品种能增产这么多,还学到了实用技术,以后种马铃薯更有盼头了。”农户艾麦尔江·艾力说道。他的话道出了新技术、新品种给农民带来的信心与希望。

项目组负责人刘易说,团队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落地,助力叶城县乃至全疆的马铃薯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迈进,让科技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产业,良种良法落地,最终目标是让农民得实惠、产业增效益。通过组织这次观摩会,就是要筛选最适合南疆水土、最具增产潜力、最能抗风险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及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绿色环保的配套栽培技术,直观地呈现给广大种植户。助力叶城县乃至整个南疆地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真正让马铃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