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秋日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一株株核桃树上果实饱满,这里既是新疆油用核桃重要产区,也是智慧农业技术“试验田”。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油用核桃智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研建与应用”课题勘验会在温宿县举行,由自治区农科院牵头,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实施的该课题,顺利通过专家组勘验。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科研人员搭建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核桃园智慧生产管理系统,为生产管理提供了智慧决策。受访者提供
“过去新疆油用核桃产业一直面临生产管理不规范、栽培装备缺乏、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直接影响种植户收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韩立群介绍,针对这些痛点,团队从2022年起便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布局1100亩集成示范基地,系统开展了智慧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三年的技术攻坚,示范基地亩产已达380.99公斤,较项目实施前增长8.53%,坚果空壳瘪仁率从往年的8%以上降至3.8%,直接带动亩均增收300元。
示范基地里,虫情监测系统识别害虫准确率超90%,智能水肥设备实现“按需供给”。
“轻简化修剪提升效率30%,智能水肥节水节肥10%至 15%,每亩水肥成本省120余元。” 韩立群说。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科研人员布设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自动灌水施肥。受访者提供
除了装备升级,种质资源优化与技术集成也为产业赋能。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陆森说,团队已收集并保存100余份高油核桃种质资源,通过无损诊断技术,可快速检测核桃树的水分、叶绿素、氮素含量,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还针对油用核桃开展了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精准匹配研究,提出适宜的授粉组合7组,进一步优化了品种布局。”陆森说。
如今,油用核桃高效栽培技术已从示范基地走向更大舞台。截至2025年 10月,技术已在南疆阿克苏、喀什地区建成2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35场培训,覆盖2600余人次,推广超过12万亩,不少农户通过技术应用实现“提质又增收”。

科研人员正在布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受访者提供
“以前种核桃多靠经验,产量不稳定、空壳瘪仁多,现在跟着专家学技术,一亩地多收20多公斤,还省了不少水和肥。”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副场长郭金宝说。
随着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推广,新疆油用核桃产业正加速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南疆核桃不同产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优化技术方案,让更多种植户受益。”项目主持人张平研究员说,未来智慧高效栽培技术将为新疆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推动“小核桃”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