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科技创新则是筑牢这一底线的关键支撑。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一项由科技领衔的春小麦提质增收行动正蓬勃开展,通过良种选育、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昔日受限于恶劣环境的低产田,如今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双重突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9月18日,一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石河子农业大学、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来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春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对基地内百亩攻关田与千亩创建田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进行实地测产。测产结果令人振奋:百亩高产攻关田中的核春1号、陇春44号、核春121号等品种,实测亩产分别达783公斤、749公斤、719公斤;千亩春小麦优质品种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也达到710公斤,春小麦优质高产“双突破”的目标成功达成。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生物育种遗传生理创新团队研究员王重表示:“我们将核春1号、核春3号和核春121这三个品种放在咱们哈密地区来进行示范推广,力求实现在产量和品质上的同步提升。目前通过测产,我们已确定这三个品种在哈密地区都具有700公斤以上的产量潜力。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样品取样进行品质分析,进一步确定这些品种在当地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表现,从而为哈密地区带来既优质又高产的春小麦品种。”
在此次测产中表现亮眼的核春1号,并非偶然胜出。作为专门针对区域特性培育的“定制良种”,它的背后是科研团队多年的技术攻坚与创新突破。核春1号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团队培育,于2024年正式审定,是助力小麦实现“优质高产”目标的核心品种。在品质上,它早已崭露头角,2023年在全国春麦区兰州牛肉拉面鉴评会中斩获第一,2024年又在全国春小麦蒸煮品质鉴评会上,分别获得馒头品质第二、鲜切面品质第三的优异成绩。产量方面,其表现同样突出且稳定,百亩方实收产量超780公斤,多区域试验显示,它具备大面积亩产700公斤以上的潜力。
王重还介绍:“核春1号茎秆比较粗壮,抗倒性很好。大家都知道巴里坤今年9月1日下了一场雪,雪后很多小麦发生了不同面积的倒伏,但核春1号在雪后很快就恢复了直立,目前也没有发生大面积倒伏现象。这说明在巴里坤地区,核春1号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抗倒性非常不错。”
核春1号的强适应性,对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而言意义非凡。要知道,这里曾因恶劣的自然条件,让“种好粮”成为当地农民的难题。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哈密市最主要的产粮县,海拔1824米,年平均气温仅2.7℃,农作物生长期年平均仅120天。恶劣的气候环境,曾让当地小麦最高亩产仅400余公斤。为破解品种老化、产量不高等难题,2019年起,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动对接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开启合作攻关,先后引进多个春小麦新品种,结合区域特性开展筛选与试种。
王重说:“刚开始在合作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多个新品种、新品系,在咱们当地的一个小面积的试验示范,来确定当地适宜的这个小麦新品系的一个类型。那么在确定这个类型之后,我们逐步来扩大这个试验面积,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的,对一些新品种进行这个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包括咱们今年做的百亩方示范田。”
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科副高级农艺师李丽表示:“针对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品种老化、产量不高等问题,从2019年开始,引进春小麦新品种50余个。然后引进播种的新机具、耕作的新机具。研究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一套适用于我们哈密市的一个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我们从小面积开始示范,通过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一个协同配套,实现了一个高产。”
从单一种植到“良种+良法+良机”协同发力,从零散试验到规模化推广,科技的力量持续释放。连续四年的“百亩攻关,千亩创建”行动,让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春小麦产量屡破纪录,奏响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凯歌。
自2019年起,小麦高产创建团队联合疆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开展春小麦“百亩攻关千亩创建”行动,粮食生产成效显著。经组织专家实打实收,引进筛选的新品种粮春1354、粮春1242、核春115、粮春1758小面积实测亩产分别达713.18公斤、719.67公斤、724.14公斤、841.6公斤;连续4年打破新疆春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连续3年突破全国优质春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24年,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百亩攻关田实打实收,实收面积112.407亩,平均亩产796.10公斤,创下农业农村部实打验收的全国小麦百亩方单产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团队开展的“哈密冷凉区域春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技术带动下,哈密市小麦平均亩产从原来的450公斤提升至550公斤,众多农户从中切实受益。
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品质也成为重点攻关方向。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哈密小麦正朝着“优质优价”的目标加速迈进,让好粮食卖出好价钱,让农民的腰包更鼓。
受“优质优价”市场行情驱动,去年以来,相关团队在持续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全力推动小麦品质同步提升。在传统杂交育种基础上,将辐射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麦谷蛋白亚基选择等技术应用于小麦新品种选育,借助精准定向的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
李丽表示:“根据市场优质优价的行情,我们近几年引进了优质强筋品种,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核春1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倒伏的特性,今年百亩方实收产量能达到750公斤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优质品种的引进工作,进一步进行筛选,扩大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力度,让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得到同步提升。”
从科技育种破解产量瓶颈,到技术集成激活发展潜力,哈密市以科技创新为笔,在广袤田野上绘就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未来,随着更多良种、技术落地生根,这里的农业发展必将迎来更丰硕的成果。(克衣木·卡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