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新疆农科院助力夏粮单产连续多年增长

时间:2025-09-30点击数:

9月2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建院70周年科技成果展示活动现场,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跃强详细介绍了农科院针对粮食安全发展瓶颈的破解路径,以及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产业效益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张跃强表示,农科院聚焦新疆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以种源创新、技术支撑、全产业链赋能为核心,为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种源自主创新方面,农科院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培育粮油糖突破性品种70余个:小麦自育品种市场覆盖稳固,冬小麦“新冬60”“新冬53”等占全区冬小麦种植面积55%以上,春小麦占比超85%。2025年,“粮春1354”“新春37号”大面积推广,“核春1号”“粮春1758”实现产量品质双突破;玉米复播品种引领南疆模式,“新玉29号”累计推广2000万亩以上、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新玉54号”累计推广300万亩以上;水稻“新稻11号”为全疆最大种植面积品种,谷子“豫谷18号”推广115万亩,紫薯“新甘薯1号”成为新疆首个登记紫薯品种。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农科院针对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研发推广系列技术:小麦“滴灌冬小麦‘干播湿出’节水保苗栽培技术”亩节水30立方米以上,年推广300万亩;玉米“麦茬复播玉米免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构建“冬小麦+复播玉米”模式,两季亩产超1300公斤,累计推广20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滴灌水肥精准调控技术”获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水稻“机械旱直播技术”亩增产超10%、节本200元,推广50万亩以上,“南疆早熟冬小麦+早熟谷子”复种模式推广80万亩,“果薯间作模式”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在全产业链服务上,农科院延伸服务链条,建设高产示范点推动“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带动”,搭建订单农业对接平台,联合企业定向培育专用小麦品种,提供“品种+技术+市场”方案;加强种质资源保存,年均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超1万人次。

张跃强表示,立足建院70周年新起点,农科院将继续深耕生物育种、绿色栽培等领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新疆方案。(人民日报记者胡仁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