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始终坚持将“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抓亮党建、抓实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筑牢思想根基、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服务实效三大举措,让主题党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强化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教育,通过“五个一”开展“传承科学家精神 争作新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旨在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激励科技人员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科技力量。
(一)同看一段视频:追求榜样足迹。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会议新闻实况,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进一步教育引导全院科技工作者以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征程上勇攀高峰。
(二)同唱一首歌曲:奏响爱国主旋律。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与会人员肃立,230余名党员代表齐声高唱《祖国不会忘记》,表达对党的忠诚与热爱,激发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此刻,高昂的歌曲使爱国情怀以艺术的形式深入人心。
(三)同诵一段经典:感悟精神内涵。通过集体诵读《大学》经典选段,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明德至善”的修身之道,其中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引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经典名句,阐释了关于德的论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家精神紧密结合,强化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四)同演一出剧:致敬科学丰碑。在“讲述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舞台剧比赛环节,深度挖掘了涂治、吴明珠、冯兆昆、石玉湖、娄春恒等20余位不同科研领域知名专家在艰苦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种种困难,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农业科技事业的感人事迹,并把他们的生平事迹搬上舞台集中呈现。在舞台剧中,棉花所党支部集中深情演绎了三代棉花科研人员历经70余年的奋斗,不计名利,将植棉“禁区”打造为千万亩棉田的故事。核生所党支部热情歌颂了三代小麦育种人的坚守与热爱,通过科技攻关,把我区从解放前粮食依赖内地和国外,变成了今天全国重要粮食保供基地的故事。通过75位党员的精彩演绎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农科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和实效化,引起了科技人员的强烈共鸣。
(五)同送一份福:传承薪火使命。活动最后,邀请两位退休老专家向在我院科研事业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党员代表、引进优秀党员博士代表送祝福,勉励大家不忘科研初心、牢记创新使命,围绕新疆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种业振兴的重点任务和粮油、棉花、果蔬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潜心攻关,出大成果、作大贡献。
(一)经验总结。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中的共振点,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农业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前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组建了一批“科技攻关党员先锋团队”,在育种、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攻关农业“卡脖子”技术。探索“党建+科技服务”新路径,设立“党建+科技送下乡”项目,组织党员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共同服务区域农业发展的动能优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提升。
(二)活动反响。“传承科学家精神 争作新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五个一”活动模式,以丰富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让科学家精神真正走进了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心中。通过诵读经典、观看视频和事迹分享,深刻感悟到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崇高品格,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新争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加活动的科技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次行动动员。有的党员同志谈到:“科学家精神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液的信仰。我们要以涂治、吴明珠等前辈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农业关键领域攻坚克难。”还有青年科研骨干感慨:“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我们既要传承‘甘坐冷板凳’的专注,也要发扬‘敢闯无人区’的魄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走心”的方式让科学家精神落地生根,有效凝聚了科技人员科技报国的思想共识。
该案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五个一”主题党日内容丰富,通过舞台剧等展示科学家的崇高情怀和丰功伟绩,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学习中受到教育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