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新疆绿洲节水抑盐灌排协调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现场会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克日木哈尔村灵峰农场举行。
针对土壤盐碱化难题,科研人员精准施策,先通过科学检测摸清土壤盐分“家底”,再采用暗管技术高效排盐,搭配基施过磷酸钙、追施酸性肥料和菌剂等化学改良手段,辅之多次中耕松土、秸秆还田培肥等配套措施,一套“组合拳”下来,昔日的盐碱地逐渐焕发生机。
“专家们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管地、怎么施肥,地里的‘盐气’一年比一年淡,土壤也越来越松软。”农户赵杰笑着说,“你看现在,去年玉米860公斤一亩,今年这长势,亩产过吨绝对没问题。”
如今的灵峰农场,田畴连片、绿意盎然,曾经的“低产盐碱地”已蜕变为“高产丰产田”。项目实施三年来,不仅让土地“改头换面”,更让像赵杰这样的农户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新疆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马晓鹏说:“博湖县盐碱地改良的成功实践,为新疆绿洲地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技术方案,让更多盐碱地变成‘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闹勇俊 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