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乌鲁木齐晚报】平凡的岗位·不凡的坚守丨油菜花开满地金

时间:2025-02-05点击数: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嫩绿的花生苗随风轻摇,油菜花与向日葵花灿烂绽放,满地金灿灿一片生机勃勃……

  大年初一中午时分,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中心,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油料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的育种家们已经开始忙碌,对育种材料加代繁殖和新组合杂交测配,以待开春回新疆进行产量和抗逆性多年多点测试,培育高产、多抗的新品种。

一棵棵向日葵已经开花,金灿灿一片。受访者提供

  今年南繁基地种植的油料资源丰富。 “一共种了油菜504份、向日葵820份、花生144份,有分离选择群体、特异资源等各种育种材料。”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雷中华说。

  因为作物生长特性不同,现在油菜、向日葵已开花,花生处于下针灌浆期。

油菜已经开花,金灿灿一片。受访者提供

  “眼下,油菜和向日葵都进入盛花期,决选和杂交到了关键时候,花生进入灌浆期,每天都得下地。”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元国说。

  此刻,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贾东海、苗昊翠、李强,以及副研究员黄启秀、侯献飞都在地里忙得满头大汗。 贾东海接过话茬:“每天在温度高于20℃后开始散粉,授粉时间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目前已经持续授粉20天,预计后续再有15天授粉结束。”

大年初一,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中心,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油料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的育种家们,正在给油菜花和向日葵授粉。 受访者提供

  该团队缘何如此重视此项工作?对此,顾元国解释:“南繁对育种工作太重要了,主要是育种家利用南繁加代,一年能种2至3季,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加快了新品种选育。” 创新团队的南繁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50多年从未停过。

  顾元国说:“前期低温让作物开花期推迟了,不过我们很快调整,现在正在抓紧做花期选株和杂交组配。”

  春节期间,这些科研人员依然坚守岗位。李强说:“没办法,为了不错过育种的好时机,过年也得守着。”

  在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支持下,创新团队围绕多种油料作物开展产能提升研究,油菜针对新疆盐碱地改良,做了耐盐碱研究;向日葵主要研究抗列当和耐盐碱;花生重点开展耐盐碱、抗旱、高油酸研究;红花则是高油、无刺、高羟基黄色素育种研究。

大年初一,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中心,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元国正在油菜田间忙碌。受访者提供

  这些研究意义重大,既提高了国内油料产能自给率,也为新疆盐碱地农作物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谈到未来,雷中华充满信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种业振兴的核心。我们团队要齐心协力,筛选培育高产、抗逆油料新品种,研究适生栽培技术并加强示范,向着把新疆打造成全国粮油储备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为种业振兴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