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马蓓报道)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省泉州市闭幕。新疆代表团在揭榜领题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获得一枚铜牌。

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来自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的参赛选手郑炜超和宋超,凭借参赛项目《新疆黄羽肉鸡舒适环境智能化精准调控技术研发》在比赛中突出重围,获得铜牌。
郑炜超团队自2016年以来致力于禽舍环控技术与装备研究,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发等方面持续推进鸡舍环控成果的示范应用。
本项目旨在精准解决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规模化养殖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聚焦两大核心痛点:一是新疆黄麻鸡(带天山草鸡血统)适宜生长的温湿度、风速参数不明。二是新疆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导致规模化的养殖鸡舍环控难度大幅增加。
团队通过“三步走”破局:先研发“风洞装置”解析鸡群的舒适环境区间,再搭建“模拟鸡舍”构建节本增效的环控模型,最后落地泰昆南疆养殖基地验证并优化环控方案。成功研发出为新疆黄羽肉鸡量身定制的智能化精准调控技术。预计可为合作企业实现年综合收益近4000万元。

10月28日,来自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的参赛选手宋超手捧奖杯,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国际会展中心拍照留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我们的项目首先就要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其次是要实现养殖过程中的节本增效,推动产业的绿色升级。”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宋超介绍,未来不仅要服务于新疆地区的养殖企业,还要将这套环控方案推广至全国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特色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此次大赛中,新疆医科大学与新疆埃乐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共建实验室、共同申报重大项目、人员互聘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机制,确保了从实验室发现到病房应用的无缝衔接,共同推动新疆特色药材的深度开发与产业化进程。
“大赛为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极大地激励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积极性。”自治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一级调研员古丽拜克·阿合买提介绍,自治区将继续稳步扩大新疆博士后站的规模,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水平。锚定中央赋予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交流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区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