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新疆新闻联播):记者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由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雪源率领的棉花育种团队,以防治企业需求为育种目标,经过10多年选育和反复实验,成功研发出陆地型长绒棉新品种源棉GP—01和源棉GP—02。这两个品种兼具了陆地棉的优良性状和海岛型长绒棉品质,攻克了新疆长绒棉长期存在的机采性差、产量低、种植范围小等技术瓶颈,填补了我国没有陆地型长绒棉品种的空白,对提高长绒棉种植比较效益、满足长绒棉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 郑巨云:(单)铃重可以达到6克以上,绒长达到了33到35毫米,完全符合纺高支纱的条件。
长绒棉是高端色织、家纺等高附加值纺织品及服装的主要原料。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目前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全部为海岛型长绒棉,平均亩产在300公斤左右。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 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李雪源:根据它现在的成铃结构、结铃数、铃重来看,它的籽棉(亩)产量500公斤以上没问题,对它的纺织性能再做中试,后年就能进入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