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把控库尔勒香梨源头质量安全,夯实产业风险管理数据支撑,9月7日至15日,在自治区香梨产业技术体系统筹布局下,自治区农科院质标所组织质量安全岗位专家赵多勇研究员带领团队奔赴香梨主产区,开展了为期9天的全覆盖样品采集及调研工作,为香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此次调研覆盖面广、样本代表性强,团队足迹遍布巴州、阿克苏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个县市,深入160余个果园完成取样及调研任务,取样范围涵盖3万余亩果园,涉及10余个专业合作社,6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及1个有机香梨种植基地。全面覆盖不同种植规模、生产标准的香梨产区,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丰富且典型的样本基础。
在开展调研取样的同时,团队同步推进质量安全培训,针对果农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进行专项指导。通过现场讲解规范用药流程、普及禁限用农药知识等方式,切实强化果农质量安全主体意识,从生产端减少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本轮采集的样品将重点围绕三大维度展开系统检测分析:一是果实品质指标,包括纵径、横径、果形指数等外观参数,以及硬度、糖类、有机酸含量等内在品质指标,检测结果将为香梨品质分等分级提供科学量化依据;二是质量安全核心指标,聚焦乙螨唑等重点关注农药的残留水平,构建精准的风险监测数据体系;三是生产环节关键因素,通过调研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及灌溉用水质量,全面梳理源头风险点。
此次调研取样工作得到多方力量协同支持,库尔勒市试验站、阿克苏试验站、轮台试验站及果园生态岗主动对接、全力配合,不仅为团队提供了场地协调、技术协助等保障,还协助完成各岗站示范园样品收集工作。这些样品将为后续开展香梨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关键数据支撑,进一步完善香梨产业质量安全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