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质标所农产品溯源与控制创新团队在国际食品领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IF=8.5/Q1)发表题为“Optimizing geographical traceability models of ChineseLycium barbarum: Investigating effects of region, cultivar, and harvest year on nutrients, bioactives, elements and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的研究性论文,为中国枸杞的地理追溯提供科技支撑。

该研究连续3年从新疆精河县和宁夏中宁县等主产区采集了5个枸杞品种的266份样品,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年际、产地来源的枸杞中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矿物元素以及稳定同位素等67项指标的含量差异,采用OPLS-DA构建并优化了枸杞产地判别模型,筛选出12项与产地密切相关的特征指纹(果糖、δ2H和葡萄糖、Sr等),使其在不受品种或年份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鉴别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的产地真实性,对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地理标志品牌及消费者利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琚艳君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赵多勇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等项目的支持。(质标所 琚艳君 赵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