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阿瓦提县棉花育繁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位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三河镇多浪阔太米斯村。2002年建成的“阿瓦提县棉花育种家种籽基地”,旨在通过育种家种子基地建设,加快推广原(良)种,防止品种混杂,提高南疆种子生产质量,促进南疆棉区棉花品种更新换代,满足棉农对高质量生产用种的需求,发挥良种在棉花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二、主要成果
1.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在承担自治区区试及生试基础上,通过资源交换、外部引进、创制改良等方式收集各类型棉花种质资源,目前种植材料3000余份,其中陆地棉2000余份,长绒棉近千份;选育优质、丰产、广适的棉花新品种6个,其中长绒棉品种3个,陆地棉品种2个;首个机采长绒棉品种新78的突破性选育,解决了目前长绒棉无法机采的品种困境,填补了我区无机采长绒棉品种的空白,对新疆长绒棉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2.棉花轻简高效现代植棉技术体系的构建。针对南疆棉花生产技术不配套、资源浪费大、生产效益低、品质提升难、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以品种为核心,从连作棉田障碍消减及扩库增容、棉田保苗关键技术、水肥药一体化、资源高效利用、全程精准化控及高效落叶催熟等方面,聚焦“水、肥、药、膜、械”,创新优化现有栽培技术,熟化单项技术,集成轻简高效现代植棉技术体系;制定地方标准、主推技术。通过品种+技术,加大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提高技术到位率,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南疆棉花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智慧农业研究与建设。针对目前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团队开展了智慧农业研究,在已有的高标准良繁田上,于2024年建设规模300亩的智慧农业展示平台。
4.长绒棉产业化。突破性选育新疆首个机采长绒棉新78,实现了长绒棉机械采收,应用品种+技术,连续多年多点培育核心样板田20余个近万亩,经鉴定,机收籽棉均在450公斤/亩以上,棉农亩节支增收400元左右,目前该品种是阿克苏地区长绒棉主栽品种。通过科企合作,以阿瓦提优质棉育种家基地为平台,率先进行了机采长绒棉轧花生产线的改造,解决机采长绒棉配套工艺及加工技术瓶颈,打通长绒棉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建立了“机采长绒棉籽棉多级除杂及异纤智能分选示范生产线”,从“种、种、收、加”方面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目前累计向新疆雅戈尔、新疆溢达等国内高端纺企提供优质原棉6000余吨,在农民增收、企业获利、纺企增效上,效益显著,推动了新疆长绒棉全程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科研单位在农业生产及长绒棉产业高效发展方面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5.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通过与大型种业公司合作,以品种+技术,创建棉花核心示范田百余个,结合高产创建及千亩、万亩示范与辐射带动,在阿克苏及喀什棉区,推广优良棉花新品种11余个,多个成为主栽品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