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新疆小麦育种家泽普基地源于自治区科技兴农重大专项,依托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南疆冬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南疆冬小麦课题)项目,2007年开始建设,2009年建成使用,主要用于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展示、原原种及原种繁育等。基地现有小麦试验专用小区条播机和收割机、近红外谷物仪、光合仪、生理检测系统等多套实验仪器和田间设备。基地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为主要任务,夯实小麦生产技术基础,构建南疆喀什、克州、和田等地区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基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及科研新成果,建立有效的有害生物抵御屏障;通过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在全疆形成小麦育、繁、推、加、销一体化的种子产业化体系,为新疆小麦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主要成果
1.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基地先后选育出新冬40号、新冬57号、新冬60号等一批冬小麦新品种。其中,新冬60号于多次刷新新疆早熟冬小麦单产记录,2024年底播种面积达到350万亩代替新冬20号成为南疆一年两熟麦区主栽品种。顺应自治区粮食战略发展的需求,育种家基地还开展优质小麦和抗逆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制鉴定工作。
2.良种繁育。依托基地,南疆相关企业年种植冬小麦穗行、穗系250余亩,生产原原种70余吨;种植冬小麦原种1000余亩,生产原种550余吨。原原种覆盖南疆四地州冬小麦良种生产,从源头保证了小麦良种质量。
3.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在开展育种、良繁工作的同时基地就冬小麦高效种植、绿色防治等多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极大的提高了冬小麦生产水平,为南疆小麦生产提供技术的支撑。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随着南疆农业生产模式的多元化,基地在开展冬小麦育种及栽培研究的同时,积极同相关领域专家合作,先后开展黄豆、绿豆、马铃薯、谷子、复播玉米等作物的种植示范及产业化研究。为喀什地区及南疆四地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