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早熟复播玉米品种-新玉29号

日期: 2025-03-18 浏览次数:


审定编号:新审玉2005年41号

品种名称:新玉29号(CX1834)

品种来源:L018×L314

申请者: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选育过程:新玉29母本L018是以国内自交系承18变异株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出的极早熟玉米自交系。父本L314是以国内中熟自交系武314变异株为基础材料经过多年适应性改良选育出的中早熟自交系。1997年配制组合,2005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20050211.5。

特征特性:早熟复播玉米杂交种。自治区南疆复播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出苗至成熟88.7天,较对照新玉9号早熟2天,所需≧10℃有效积温2300℃,南疆复播能安全成熟。苗期生长势强,叶片上冲,植株整齐健壮,抗性强,持绿性较好,株高200-250cm,穗位高80-100cm,茎粗2.5cm。穗长18cm,穗粗4.7cm。千粒重305g,出籽率88.7%。经鉴定,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耐旱性极强,耐旱等级1级,与先玉335属同一耐旱级别,耐密性、抗倒性强。经测定,籽粒容重782g/L,粗淀粉含量78.93%,粗蛋白含量9.75%,粗脂肪4.34%,赖氨酸含量0.22%,是全国玉米籽粒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之一。

产量表现:参加自治区南疆复播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4.55公斤,比对照增产2.62%;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90公斤,比对照增产17.29%;两年平均亩产580.33公斤,比对照增产9.96%,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种第一位;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1公斤,与对照相当。

专家测产结果:2008年9月19日,由自治区种子管理站、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疏勒县农技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对疏勒县塔孜洪乡30亩新玉29号复播玉米高产田进行了实收测产,亩产突破700公斤大关,达到711.1公斤,创造了新疆复播玉米高产纪录。

2013年9月25日,自治区科技厅成果办组织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地区科技局、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关专家,对喀什地区疏勒县洋大曼乡5村2组的100亩新玉29号复播玉米进行了10个点取样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808.5公斤,刷新了新疆复播玉米高产纪录。

推广应用情况:新玉29以其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突出特点,2006年到2013年期间获得国家“863”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等多个项目支持,使新玉29号快速在南北疆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2011年推广77.03万亩,2012年推广131万亩,2013年推广202万亩,三年累计推广448.51万亩。成为新疆年推广面积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玉米品种、南疆复播玉米主导品种、南疆早熟复播玉米区试对照品种,同时也成为新疆首个年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的品种,覆盖复播玉米面积的50%,实现了南疆玉米品种大面积更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玉29、41号等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新玉29号仍是南疆复播玉米生产主栽品种之一,自治区早熟复播玉米对照品种,已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为自治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4A759

栽培技术要点:南疆复播适宜播种期为6月15日至7月5日,北疆春播4月中下旬至5月底。密度6000-7000株/亩。

建议种植区域:南疆早熟复播玉米区,北疆冷凉山区春播玉米区。

版权©2025 新疆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新ICP备12001581号-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编:83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