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

副研究员

日期: 2025-08-29 浏览次数: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男,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198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5年7月新疆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所长助理、团队首席,兼任新疆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从事果树病虫害、鼠害治理研究18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30余项,承担自治区级科技项目10项,获得科研成果5项。其中参与的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1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特色林果重大病虫持续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获2016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制定地方标准1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6项,专著5部(副主编《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参编《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主要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技术》、参编《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合译《优质核桃规模化栽培技术》、合译《蔬菜生产技术》)。

2024年入选第二批“天山英才”培养计划“三农”骨干人才等。

 

付开赟,男,回族,浙江杭州人,198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2015年5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生物安全与生物防治创新团队副首席,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委会委员。

从事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控研究10多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自治区天山雪松计划等研究项目2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1项,“新疆荒漠绿洲稻区重大有害生物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9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制定地方标准18项,发表论文21篇,获得发明专利6项,主编/参编著作《新疆农林外来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新疆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控技术》等。2024年入选第三批“天山英才”培养计划“三农”骨干人才“现代农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等。

 

韩盛,男,汉族,河北海兴人,1981年2月生,副研究员,植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6月石河子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毕业),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2007年加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自进入植保所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中草药、瓜类作物、加工番茄等特色作物病害研究,主要开展特色作物病害病原生物学、病原致病机理、植物抗病机制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等领域研究工作。

“籽瓜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2017年度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主持国家、自治区或地州级科研项目10项;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编、参编专著6部;获批新疆自治区标准2项;登记科研成果2项。

 

陈浩宇,女,汉族,山西临猗人,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3年07月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现任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所果树病虫害防治创新团队,中级农业经济师,高级农艺师;

长期以来立足新疆农林生产实际,从事葡萄、核桃、无花果等新疆特色果树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交叉技术优势,探索或引进农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项目经费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立足于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该同志参与农业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自治区级项目5项,参与农业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3项:参与编制地方标准(规程)5项;行业(企业或团体)标准5项;农业技术培训教材1部:作为主要完成人,取得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2024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贾文捷,男,汉族,河北任县人,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5年7月新疆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兼任新疆食用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从事食用菌人工驯化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23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40余项,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技等研究项目20余项。选育多个优良品种,在同类品种中表现优异,成为新疆的主栽品种。

十三五以来,制定地方标准14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副主编和参编专著2部《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手册》《食用菌高效种植技术》等。

2022年被聘为“温泉县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高级专家顾问”,2024年被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2023年入选第一批“天山英才”三农骨干人才计划。获自治区专利奖三等奖1项,塔城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塔城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张升,男,汉族,湖南长沙人,1975年2月出生,中国党员,副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植物保护专业。

从事植物作物研究20多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2项,参加10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主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番茄重大病害—黄化曲叶病毒病调查监测与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喀什地区科技项目“设施无土(基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新疆农科院植保所所青年基金项目“设施无土(基质)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参加的“新疆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获自治区201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牧业丰收奖;“优质超级长绒棉新品种选育及集成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获自治区2004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工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获自治区2009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加的自治区科技厅高技术项目“新疆果蔬重要害虫性诱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总结并提出“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重防越冬代、农药辅助”的性诱剂防治害虫原则,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编写自治区地方标准4项;参加的国际合作项目“绿豆优良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项目,2个品种通过自治区品种登记。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以第一作者编著《新疆设施主要害虫防治》书籍1部。

 

徐兵强,男,汉族,甘肃通渭人,198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5年7月石河子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岗位科学家。

从事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20多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30余项,承担自治区科技支撑、自治区自然基金、自治区林业科技专项、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研究项目1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2项。其中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0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特色林果重大病虫持续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获2016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和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项,参编著作《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主要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控技术》《新疆农林主要外来有害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控》《杏栽培与加工技术》等。

 

杨安沛,男,苗族,重庆黔江人,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2022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入侵生物学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甜菜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

从事甜菜作物研究18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科技部国际合作、自治区科技援疆、自治区自然基金等研究项目5项,获得科研成果2项。其中“甜菜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22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1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疆甜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获2022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技术二等奖。

制定地方标准7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主编/参编《新疆甜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甜菜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甜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等。

2023年入选第二批“天山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等。

 

宋博,男,汉族,河北文安人,198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事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10多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20多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地方标准5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

 

张航,男,汉族,1987年8月出生,吉林大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13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副研究员,2014年12月至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甜菜虫害综合防控,自工作以来一直参加甜菜体系虫害防控岗位工作。

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0项。其中参与项目“甜菜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22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甜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获2022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制定地方标准6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 昆虫卷》等。

 

罗影,女,汉族,河北邢台人,198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3年6月南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副研究员,兼任新疆食用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和温泉县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高级专家顾问。

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研究10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28项,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技支撑、国家自然基金等研究项目24项。

制定地方标准15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一种野生环柄菇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获2020年自治区专利奖三等奖;参编著作2部《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手册》《食用菌高效种植技术》等。

2023年入选第二批“天山英才”青年工程师人才计划。

 

黄欣,男,汉族,安徽淮南人,198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学历(2018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成员。

从事线虫效应子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抗线虫基因挖掘、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主持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2篇。

2024年入选“天池英才-青年博士”计划。

 

李进,男,汉族,甘肃庆阳人,199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5年6月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事作物根部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6项,获得科研成果2项。其中“干旱半干旱区棉花、小麦保苗壮苗抗逆增产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获202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棉花、小麦抗逆保苗增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排名第6)。

主持和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0项,发表论文1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编著作2部。

 

王小武,男,汉族,宁夏中卫人,199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读博士生(2024年08月就读石河子大学园艺学专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创新团队副首席,兼任新疆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从事植物保护研究8多年,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自治区区域协同创新专项(科技援疆计划)、自治区自然学科基金等研究项目6项,获得科研成果1项。其中“新疆荒漠绿洲稻区重大有害生物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8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6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主编/参编著作《新疆玉米主要有害生物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等4部。

 

贾尊尊,女,汉族,四川峨边人,1990年05月出生,博士研究学历(2021年12月新疆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

该同志自2022年工作以来,主持自治区级项目7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自治区级项目1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SCI收录论文1篇),第二作者2篇,第三作者及其它29篇,参与撰写著作4本、发明专利2项。

2022年入选第一批“天池英才-青年博士”计划。

 

白微微,女,汉族,198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至今。

从事研究方向为(1)植物与害虫互作机制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手段研究植物防御反应被害虫激活和调控机制;(2)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小麦,甜菜等作物害虫的化学及生物防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自治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自治区重大专项,支疆项目,自治区自然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和技术丛书2部,制定地方标准2项,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罗文芳,女,汉族,河南开封人,1990年04月出生,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8年6月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毕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成员。

研究方向为蔬菜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主持自治区级项目5项,参加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0项;参与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转化经费277.88万元;发表论文25篇,以第一作者在B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自治区地方标准5项;获得成果登记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参编《新疆农林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控》《新疆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和《设施农业高效种植技术》等著作3部。

2023年入选第二批“天山英才”智力援疆创新拓展人才计划。

版权©2025 新疆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新ICP备12001581号-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编:83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