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向与目标:根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总体部署,立足新疆,以食用菌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聚焦种质资源挖掘、新品种选育、菌种繁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及应用等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新疆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研产出:“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自治区级项目20余项,到位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编和参编著作3部,培训手册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地方标准14项;登记自治区级科技成果2项;荣获自治区专利奖三等奖1项。
标志性成果:建立了我区首个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收录种质资源2100余份,建成食用菌技术研发基地1个,试验示范基地3个,建成种源维护、遗传育种和高效栽培相关科研平台4个,建立平菇、白灵菇、香菇、黑木耳和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模式5个,缓解了我区食用菌品种匮乏、菌种供应不足及栽培技术水平低的急难问题。成功驯化白灵菇、中华美味蘑菇、黄伞、环柄菇等新疆特色菇类。针对新疆特有食用菌-白灵菇,建成白灵菇遗传育种与资源保育技术体系与研究平台,收集种质900余份,选育到高抗优良菌株2株;全国首发白灵菇野外保育技术3个,建立野生资源保育区5个,保育面积1000余亩。阐明了中华美味蘑菇(巴尔喀什蘑菇)漆酶和多糖的生物活性等。
未来,团队将紧紧围绕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平菇、白灵菇等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进行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