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蔬菜】体系首席率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科研院校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与技术分享

日期: 2025-04-22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4日-10日,自治区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果蔬研究所副所长王浩研究员、体系绿色栽培岗专家王强研究员等一行5人,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执行自治区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及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国(新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农业技术分享中心”项目任务。此次访问旨在推动上合组织项目实施进展,拓展更广泛的农业技术合作领域,更好地发挥中乌农业技术分享中心的作用。

一、聚焦项目实施,技术示范与科研联动

打造项目示范样板在项目合作方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围绕项目年度蔬菜技术分享示范、成果转化、中乌论坛等内容进行交流。副校长艾则孜主持座谈会,园艺学院院长萨依提博拉、蔬菜系主任萨拉丁、加工系主任慕斯林及合作交流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部门系统汇报了相关研究领域情况及科技合作技术需求。出访团结合蔬菜栽培、西甜瓜、马铃薯、加工贮藏等专业领域及项目任务指标,提出了深化技术分享与加强农业科技合作的具体想法。一是对接具体工作事宜,在该校试验基地现场落实蔬菜、马铃薯、甜瓜等品种比较和栽培技术示范,做好示范引领样板;二是为下一步开展中乌合作、交流互访学习等进行深入交流。塔什干国立大学副校长艾则孜教授对去年开展的蔬菜技术分享示范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今年在蔬菜、甜瓜、马铃薯等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诸如口感番茄、辣椒、黄瓜、薄皮甜瓜、特色蔬菜的品种比较示范、拓展桑茶精深加工与产品开发。他指出,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战略中具有独特优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在对乌兹别克合作中取得了有目共睹成绩。他建议,下一步要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中乌合作项目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二是深化科研合作;加强特色新优蔬菜品种的示范引领、在乌方联合申报马铃薯新品种登记,推动我方优势品种在乌推广,加工产品开发,进一步丰富中国(新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农业合作成果转化;三是围绕乌兹别克农业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开展庭院经济技术分享与合作。体系首席王浩研究员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美好展望,期待双方能够在重大科技活动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项目联合申报、人员交流互访以及合作平台共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随后,双方互赠纪念品,我方赠送了《新疆蔬菜种植方法与技巧》书籍,象征着友谊与合作的延续。

技术分享与现场交流。在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出访团成员针对不同作物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莲花白种植过程中发现黄花叶病害时,专家立即进行会诊并提出解决方案;在黄瓜种植期间遇到花打顶现象,通过分析具体原因给出针对性建议;对于黄瓜栽培中存在的水分管理不当导致果实畸形等其他问题也同时进行详细解答。

为了让更多师生了解中乌农业技术分享中心开展的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出访团在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做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新疆农业科技成果、合作模式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等多方面。特别是关于中乌农业技术分享中心开展的工作及合作实例引起强烈反响,吸引了大约7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学生们不仅认真聆听了报告内容,还踊跃提问并与报告人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加强互访,深化合作。访问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之后,出访团还访问了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分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阿克马尔・阿哈托夫、农学院院长托什普洛特・拉贾波夫、科研处长哈基姆・胡什瓦克托夫及合作交流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副校长阿克马尔・阿哈托夫介绍了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与新疆农科院之间已有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育种方面,双方已经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共同在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成立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育种和种子中心。为使合作更加全面深入,阿克马尔教授提议今后可以尝试在园艺领域有所突破,加强在蔬菜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设施蔬菜、植保技术与产品质量安全、种植模式标准化机械化、农产品深加工、研究生联合培养,人员互访与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代表团在托什普洛特・拉贾波夫院长邀请下随后前往农学院校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此次访问该校区正在综合楼建设,为加强合作推动双方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学院积极参与并推进综合楼的建设工作。主楼规划为六层,其中特别设计了中国专家合作层以及联合实验室,展现了双方深化合作的愿景。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出访团向农学院领导和专家们介绍了新疆园艺作物产业、科研、成果转化等情况,重点探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土栽培等方面的内容。体系首席王浩研究员作了题为《新疆的蔬菜》的报告,介绍了新疆的生态气候、蔬菜品类、设施蔬菜,并分享了相关的种植技术和经验。通过深入交流,双方就设施农业的发展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双方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的互访与培养,共同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此外,出访团还向农学院赠送了纪念礼品,并向对方赠送了技术资料书籍,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诚意;王浩首席表示将积极与双方沟通,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瞄准前沿技术,拓展合作交流。在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蔬菜研究所的对接交流中,所长助理萨乌尔阿拉库夫介绍了该研究所的基本情况。研究所成立于1933年,是该国历史最悠久且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拥有多个研究基地,并在蔬菜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在番茄、辣椒、甜瓜、马铃薯等作物的育种方面,已成功育成200余个品种。此外,设施农业和分子育种技术也是其重要研究方向。研究所希望在蔬菜资源交换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王浩首席介绍了新疆露地蔬菜、加工型蔬菜、设施蔬菜产业及蔬菜科研方面情况。一是围绕蔬菜种质资源利用,探讨交流了蔬菜分子育种协作,加速蔬菜新品种培育等。二是设施农业联动。包括设施蔬菜的栽培技术、环境调控、设施装备等方面,共同开展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分享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座谈交流中,双方进行深入沟通与探讨,互赠纪念礼品;该研究所向我方赠送了所史册和研究成果书籍,为我方深入了解对方的科研和技术积累,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实地考察与市场调研,需求导向推动技术协作

为深入了解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生产现状及市场需求,出访团同时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先后走访了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市蔬菜批发市场,详细了解各类蔬菜的主要品种及其价格走势;还考察了布哈拉市郊的一座大型连栋玻璃温室基地,该基地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于一体,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的魅力。此外,团队还调研了多种类型的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包括单栋、双连栋、三连栋甚至多连栋塑料大棚。尽管这些大棚大多属于简易型冷棚,缺乏必要的保温设施,但仍然满足了许多农户家庭的基本生产需求。通过沿途调研,了解了乌兹别克斯坦各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以及农资市场的分布情况;从塔什干到布哈拉一线的农田马铃薯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及市场蔬菜苗销售情况;与我国南疆五地州的气候和季节非常相似,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多方协作助力农业科技合作

除了上述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外,出访团还与多家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业务的企业建立了联系。新疆九玉农业公司在当地开发了7000亩土地,并与国立农业大学、撒马尔罕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了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自治区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重点示范基地和田聚龙公司,考察了蔬菜出口和在塔什干建设设施蔬菜基地事宜,对接了新成立的国家农科院;山东水发集团考察了当地农业和土地开发情况,积极推动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项目,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本次赴乌兹别克斯坦出访,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成果丰硕,拓展了新的合作范围意向,通过市场深度调研,既明确了乌兹别克斯坦蔬菜产业在品种、技术、设施上的需求缺口,又拓展了山东水发、新疆九玉等企业在土地开发、高校合作、政策对接上的协同优势。通过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联动,有望形成“技术研发有支撑、成果转化有载体、市场拓展有渠道” 的中乌农业科技合作新模式,为 "一带一路" 农业国际合作提供可复制的样板案例,进一步巩固并发挥了中乌农业技术分享中心的功能。

版权©2025 新疆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新ICP备12001581号-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编:83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