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入库、共享利用研究,优化棉花种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种质资源信息快速检索和共享强化,以满足科研与育种的多元化需求;
2.棉花遗传多样性分子基础理论研究,深入解析棉花产量、品质、抗性等的遗传与分子机制,挖掘并利用具有显著经济价值、农艺特性和抗逆性的基因资源。
科研产出:主持、参与国家、自治区项目60余项。获批新疆棉花种质资源鉴定保纯繁圃和自治区棉花种质资源库中期库(库车)(2023年)平台。收集保存近万份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通过传统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制了一批优质、高产、早熟、抗逆、适宜机采等优异资源,在表型性状鉴定评价方面,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棉花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交入国家棉花资源库新种质资源1800余份。
经过长期发展,研究团队具备较完善的棉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保纯繁殖的硬件设施基础条件。2020年通过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经费支持,对试验站现有条件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新疆棉花种质资源鉴定保纯繁圃,2021年通过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了新疆农科院棉花种质资源抗逆鉴定平台,2023年申请认定为自治区级棉花种质资源库。
在积极开展棉花种质资源相关研究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在棉花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等领域与塔吉克斯坦等中亚植棉国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新疆棉花种质资源收集引进渠道。
“十四五”及以后,课题组将加强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的研究应用。重点开展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特异种质资源基因挖掘、材料创制方面的研究,同时开展棉花种质资源高效精准鉴定和保护技术研究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