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种子健康与丸粒化研究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展种传病害鉴定、健康检测及种子处理技术研究,开展种子精选、磨光、催化等初加工技术优化,开展丸粒化配方及丸衣技术研发,开展甜菜、板蓝根种质资源创制及配套全程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装备创制—应用推广”全链条学科研究体系,解决特色作物种子丸粒化加工、机械化精量点播等农业卡脖子问题。团队现有在职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硕士生导师2人,柔性引进专家4人;2人被聘为国家、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其中“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
该团队目前已建成特色作物纯国产智能化丸粒加工生产线、数字农业科研基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
十三五以来,该团队承担执行了一系列国家、部委及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央引导地方资金、自治区乡村振兴、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共计30余项。获得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1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均大于3);参编出版专著4部;培养研究生3名。
该团队以“需求导向、市场驱动、全链协同”为原则,构建“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企业合作-规模化推广-服务延伸”的成果转化闭环,年度成果转化收入稳定保持在百万左右。2024年创新成果转化方式,与玛纳斯县凤鸣农投公司合作成立新疆凤鸣农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评估作价出资490万元,占股49 %,树立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