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生物育种与遗传生理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引进生物育种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聚焦小麦优质、高产、抗逆等性状,开展基因挖掘、机理解析、分子标记开发、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现有在职人员20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8人;硕士生导师3人,柔性引进专家1人,1人入选“天山雪松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4人被聘为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其中“天山英才”科技创新拔尖人才1人。
创新团队拥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小麦籽粒品质检测实验室、CIMMYT-XAAS联合研发中心、自治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军户小麦育种基地等多个平台,实验平台设施条件完备、设备齐全,实验室面积近900m2,试验基地面积290亩,现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0余台(套)。
十三五来,团队承担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共30余项。
集成创新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通过定向选择优质蛋白亚基组合、高千粒重、矮杆、早熟、抗病等性状,育成高产优质强筋、中强筋、中筋多类型春小麦新品种,实现了产量品质协同提升。审(认)定品种10个,其中重大品种2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植物新品种权1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IF≥3的6篇);参编出版专著2本;培养研究生5名。研发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突出贡献奖1项。
创新团队2022年以来签订五技合同14项,包括许可权技术转让合同,创制、审定、原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服务合同,春小麦新品种研发、冬小麦新品种研发以及原原种繁育技术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616.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