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

海南三亚育种站团队

日期: 2025-03-28 浏览次数:

南繁技术及服务团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定位为服务型场站,南繁技术服务团队开展以作物、瓜果、蔬菜为主的基础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其核心要务就是为我院南繁团队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我院的南繁材料更加安全,让南繁育种工作更加便利,让南繁科技人员生活更加舒心,更好地为南繁科研人员在海南三亚提供食宿、出行、医疗、对外联络等各种保障。团队现有在编科研人员5人,硕士4人,学士1人(正高级农艺师1人,高级农艺师1人,助理研究员3人)。场站现已建有大棚50座,占地65亩,其中建造一座占地777.6m2用于培育基因编辑苗的玻璃智能温室大棚已于2024年9月20日完工投入使用,陆地南繁育种试验区60亩。办公生活区占面积10余亩,同时建有900 m2综合楼一座,辅助用房410m2,机井3口并配有地下供水管网和650m3的蓄水系统。

团队首席:周勃,男,汉族,中共党员,正高级农艺师,1979年出生。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土壤资源与环境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工作。目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担任党委副书记,2015年攻读新疆农业大学草原与环境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近年主要从事果树土肥水管理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执行国家及省部级项目8项。作为主要发明人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篇;参与发表文章近20篇。

团队成员:

符小发,男,中共党员,汉族,高级农艺师。1981年出生。现任新疆维吾尔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站长助理兼任海南省西瓜和甜瓜产业联合会驻三亚联络处副秘书长、海南省农业科技110哈密瓜服务站站长、三亚市海棠区人大代表、三亚市海棠区农委委员,三亚市海棠区科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遗传改良及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基本掌握科研的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熟悉农业推广的过程和步骤。善于发现问题,可以独立地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擅长西甜瓜遗传育种和栽培方面的研究,已经能够独立开展西甜瓜栽培、病虫害防治、示范推广和种质资源的收集等工作。主持海南和新疆自治区项目9项,参与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40多篇,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参与出版编著书籍1部,编辑标准1项。获得奖励3项,专利16项,品种保护权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

陈积豪,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助理研究员,2011年6月毕业以新疆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1年9月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原名为新疆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试验中心)从事设施农业栽培与南繁育种工作至今,2017年10月评为助理研究员。目前主持项目3项,参与项目4项,参与品种登记3个,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及参与文章发表17篇。

张浩,男,汉族,硕士,助理研究员,1987年出生,2017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19年8月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原名为新疆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试验中心),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省部级项目7项,以一作身份发表核心期刊7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1名。目前主要从事砧木开发、基因编辑、火参果育种。

梁其干,男,汉族,硕士,助理研究员,出生于1995年6月,海南定安。2017年7月毕业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学士学位。2019年7月毕业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作物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1月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原名为新疆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试验中心)西甜瓜栽培育种工作,2021年10月评为助理研究员。在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作物分子遗传育种。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石河子大学动植物育种专项重点项目1项。工作期间,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项目5项:国家1项,省部级3项,院级1项。发表及参与文章发表21篇,专利7项。

版权©2025 新疆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新ICP备12001581号-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编:83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