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召开。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团队骨干、自治区大豆产业体系经济岗岗位科学家苗红萍副研究员率团队成员王红梅、任严岩、夏利恒·巴哈提别克参会,与全国大豆领域逾800名专家学者共议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大会紧紧围绕“生物育种赋能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安排11场主会场报告,并设大豆遗传育种与资源、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大豆产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生物育种四大平行论坛,共计安排64场分会场报告,同时展示了154篇论文摘要,为与会科研工作者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当前大豆科研和育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与会专家围绕种源自主可控、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国际供应链风险应对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为国家大豆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在大豆产业经济与管理论坛上,团队成员夏利恒·巴哈提别克作题为《哈萨克斯坦大豆产业现状及与我国大豆全产业链合作研究》专题学术报告,就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潜力、产业链短板,系统提出中哈两国在技术输出、跨境物流及加工贸易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合作路径,为保障我国大豆供应链安全提供新思路。

参会人员认真聆听和记录,学习国内大豆研究新进展,理解了生物育种赋能对于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主旨,不断精进大豆产业经济发展、布局、贸易、流通和国际全产业链合作等领域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决策建议,充分发挥农经信息所在自治区的智库作用,为推动新疆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