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十大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精准服务粮、棉、果三大涉农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信息所”)充分发挥农业智库作用,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1日组织精锐科研团队赴喀什地区开展深度调研。本次调研由农经信息所副所长代兴荣带队一行四人,先后深入疏勒县、疏附县、泽普县等农业主产区,通过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为自治区三大涉农产业集群发展把脉问诊。
调研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情况,以“贯通产业链条、破解发展瓶颈、挖掘增效空间”为三大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采取“实地走访+专题座谈+现场观摩+问卷调查”的立体化调研方式,系统考察了三大涉农产业集群从上游生产、中游加工到下游销售的产业链发展状况。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销售市场等关键环节,与驻村工作队、企业负责人、合作社代表及农户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初步了解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服务自治区三大涉农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聚焦种业创新与标准化生产,了解产业根基
调研组深入种业企业、良种繁育基地和规模化种植基地,重点考察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推广、生物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通过与管理技术人员、制种农户深入交流,系统了解优质专用品种的市场潜力、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效果,以及种子成本控制、技术集成推广等实际问题,为产业集群源头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疏勒县、泽普县等多个农业生产基地,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免耕复播大豆田间长势,详细了解了品种选择、技术应用(包括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飞防控制虫害等现代农业技术)、投入产出效益、农业保险覆盖、订单农业实施等情况,系统分析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中的制约因素与韧性风险防范因素,为准确、客观评估集群产业链源头韧性提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与理论依据。
二、关注加工升级与价值提升,了解产业动能
调研组重点走访了粮油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详细了解了技术装备水平、精深加工能力、产业链延伸程度等关键指标。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系统梳理了原料供应、仓储物流、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现实挑战与韧性空间,为促进涉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紧扣市场流通与品牌建设,了解产业体系
在疏勒县、疏附县、泽普县等地,调研组与村级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专题座谈,详细了解了基层组织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在疏附县塔什米力克乡库纳巴扎12村的调研中,与中国农业银行驻村工作队就资源优势利用、改扩建加工厂房、特色优势生产、市场对接、营销规划等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胡新龙行长就石蘑面粉加工市场流通与品牌建设大胆创新,在百年石磨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改良提升、低速研磨、低温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谷物原有的营养成分,注册了“盖孜姑娘”与“麦豆先生”两个品牌,规划了产品的营销渠道,长期稳定供应银行内部系统与来料加工和订单加工等市场渠道,得到了银行系统内部的一致好评与市场认可,通过银行APP搜索“盖孜姑娘”与“麦豆先生”可以预订或购买该系列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开拓与品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涉农产品的营销与特色产品的影响力,补充完善了市场体系,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延伸了产业链条。
代兴荣副所长在调研时强调:“培育壮大涉农产业集群是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要紧扣涉农三大产业集群,找出全产业链上的问题与困难,打通关键的最后一米”。此次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为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农经信息所将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系统分析调研成果,围绕种业创新、加工升级、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此次调研是农经信息所服务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深入一线的系统调研,全面把握了三大涉农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下一步,农经信息所将持续深化调查研究,为自治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