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疆启动微生物制剂研发产业化科企合作项目?

日期: 2025-08-27 浏览次数:

8月25日,新疆“微生物制剂研发产业化科企合作项目”启动会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行,标志着新疆农业微生物领域“科研+产业”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与新疆菌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微生物制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式揭牌,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新疆微生物菌剂产业空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昌吉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吴良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是政产研协同推进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将为昌吉国家农高区做大做强生物制造产业注入科技动能。新疆菌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亮介绍,项目计划2026年4月正式投产,建成后将成为新疆乃至西部领先的全自动化农业微生物发酵研发及产品生产基地,年产能达2万吨,能源利用率较传统工厂提升35%。

作为项目核心载体,全自动化发酵基地以“工业4.0”标准建设,配备从“菌种活化-发酵罐控制-产物分离-成品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可实时调控发酵温度、pH值等20余项参数,并采用“废气回收利用”“废水灌溉农田”等循环经济模式,树立新疆微生物发酵领域的自动化与绿色生产标杆。

自治区农科院党组书记马缨表示,此次合作创新采用“技术入股+同股不同权”模式,农科院以技术入股持股20%,既保障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又激发企业活力。这种机制突破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复制经验。

新疆农业面临土壤盐碱化、病虫害加重等挑战,微生物技术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自治区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历经40年积累,建成西北领先的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保藏菌种5000余株,研发的耐盐促生菌剂、秸秆腐解技术等成果在全疆推广超千万亩,为项目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新疆菌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自治区农科院建立“战略级合作关系”,形成“科研平台出成果、企业做转化、市场反哺研发”的闭环创新机制,共同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解决传统微生物产品“水土不服”问题。双方还将联合培养“菌种选育+智能控制”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储备智力资源。

昌吉州科技局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被列为昌吉州“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案例”,其“科企协同+智能生产”模式将为全国农业主产区提供参考路径。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带动新疆农、牧、林产业转型升级,年处理农业废弃物15万吨,减少农药使用15%以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据悉,今年是自治区农科院成立七十周年,通过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近三年完成成果转化1.5亿元以上,此次合作是其“科研单位+企业”深度协同的又一创新实践。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服务本地食品、饲料、肥料等产业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为新疆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版权©2025 新疆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新ICP备12001581号-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编:830091